标题:中国汽车经销商经营分析:新能源品牌优势与价格倒挂挑战

国内汽车市场状况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报告,国内汽车消费因更新政策的推动有所回暖。市场竞争激烈,经销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尤其是销售目标达成率仅为30%。新能源独立品牌的经销商表现优于传统燃油车品牌,但新车业务亏损和资金周转困难仍是普遍问题。
多重经营压力与盈利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汽车经销商满意度下降至64.7分,与去年底相比明显降低。这主要归因于零售价格低于购车成本,大幅度的价格倒挂影响了利润空间。厂家减少基础任务目标的奖励,加剧了经销商的经营负担。
数据显示,仅三成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而亏损的经销商比例上升至52.6%。相对而言,豪华品牌经销商的目标完成率优于合资和自主品牌,而新能源品牌在盈利性上也显现出一定优势。
利润结构与新车业务表现
经销商的毛利中,新车、售后服务和金融保险的贡献分别为-22.3%、63.8%和36.2%。新车销售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新能源品牌在这一方面的盈利贡献优于传统燃油车品牌。整体来看四大业务板块中,新车和二手车业务的满意度最低。
价格倒挂与返利政策建议
超过七成的经销商面临价格倒挂,其中近半数的幅度超过15%。这种情况加重了资金压力,特别是燃油车经销商的困境更为严峻。新能源经销商主要面临售后产值低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困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简化返利政策,推行单一的月度考核,取消季度年度考核,并在两个月内兑现返利,消除使用限制条件。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措施对缓解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