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贸易对抗并无胜者,然而在这场持久战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可能会发现,中国的科技领域较硅谷更具韧性。
当美国公司忙于应对特朗普加剧的关税挑战时,中国毫不松懈地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抢占高地,意欲主导全球标准。

自上周美国突然宣布上调关税,并遭到中国34%的对等反制以来,两岸科技股市遭重创。在特朗普威胁进一步措施之际,中国则表示坚定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给两国的投资者和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对行业发展构成持久性影响。
对比苹果与腾讯的境况差异尤为显著。尽管腾讯股价同样受挫,但因其主要业务集中于国内市场,相较贸易冲突,腾讯受影响程度较轻。彭博行业研究指出,腾讯及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盈利展望基本稳定,而苹果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其盈利预期受到了显著影响。
长期来看,贸易战的影响不仅限于中美科技巨头。虽然中国股市对关税调整反应快速,但除了电商外,大多数国内巨头与美国联系有限。尽管面临初始关税,中国电商仍通过政府补贴与成本控制保持价格优势。
这显示,中国在支持本国企业方面做足准备,且更加积极。特朗普或许低估了他对中国施压可能引发的激烈反应。据报道,中国领导层已在讨论刺激消费的计划,而美国对此类政策预期缺乏信心。
近期中国社交媒体涌现大量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讽刺美国贸易政策的表情包,这些信息甚至获得官方媒体的转发。热门话题“专心做好自己”反映出日益增强的反美情绪只会强化中国争夺科技领导地位的决心,增加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尽管中国科技行业面临独特挑战,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今年已显现强劲复苏迹象。国内AI产业不但得到全面支持,还涌现出大量免费应用软件。尽管贸易战增加了不确定性,难以削弱当前增长势头。不同于硅谷的同行,观察家认为,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取得成功,得益于“注重科研而非盈利”的方针。
对于美国来说,关税对AI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美国商业模式依赖大量资源投入,而中国的竞争加剧了高成本数据中心建设和芯片制造的压力。美国所需的材料和组件仍依赖亚洲核心的全球供应链,而中国项目早已获政府激励。分析师指出,国内半导体公司预计将从美国进口的34%反制关税中获益,进一步推进自给自足的目标。
中国硬件产业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市场快速增长。即便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贸易战反而拓展了其在这些地区的技术立足点。
认为全方位关税能刺激美国先进制造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贸易壁垒无法弥补美国工程师和STEM人才的巨大缺口,只会侵蚀本可用于研发和创新的资金。知名分析师丹·艾夫斯警示:“这将使美国科技行业倒退十年。”
硅谷无法同时赢得贸易战与科技战。尽管股市动荡对中国科技公司造成冲击,但随着局势平息,华盛顿更应担忧:关税大锤最终可能打破的正是硅谷的科技领导权。
